您的位置 首页 军事

印度对PL-15进行分析,还拉上日本参与,印媒:难得的机会

但如果我们静下心来,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和里面的门道捋一捋,可能就会发现,事情远没有到惊慌失措的地步,更没必要去责怪谁。

但如果我们静下心来,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和里面的门道捋一捋,可能就会发现,事情远没有到惊慌失措的地步,更没必要去责怪谁。

印度对PL-15进行分析,还拉上日本参与,印媒:难得的机会

新闻里也提到了,现代空对空导弹为了保证安全,设计上都有“失的后自毁”的功能,就是没打中目标的话自己会炸掉,防止完整落入敌手。但凡事都有个万一,机械故障、电子系统失灵或者就是运气不好,导致导弹没有引爆,完整地掉在了地上,这种情况在历次冲突和演习中都发生过,并不是头一遭。所以,巴基斯坦空军在激烈的空战中发射的导弹未能引爆,这属于战场上难以完全避免的小概率事件。把它简单地归咎于巴方“不小心”,既不公平,也不符合实际情况。毕竟,武器的可靠性再高,也无法保证百分之百。

印度媒体描述得挺激动,说什么获得了“难得的情报机会”,分析了微型有源相控阵雷达、先进推进剂、抗干扰能力等等,仿佛马上就能造出和霹雳-15一样厉害的导弹了。这听起来确实有点唬人,但我们得看看印度的“历史成绩单”。

印度对PL-15进行分析,还拉上日本参与,印媒:难得的机会

展开全文

印度在国防自主研发上,一直走得不太顺。这么多年,它通过军购从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国家引进了不少世界顶级的武器装备,接触到的实物和技术资料,按理说比这一枚导弹残骸要丰富和完整得多。但结果呢?印度的国产武器装备项目,无论是飞机、坦克还是导弹,常常是计划很宏大,但实际进展缓慢,距离世界先进水平总有差距。这说明,逆向工程远不是“看一眼”就能可以那么简单。

印度对PL-15进行分析,还拉上日本参与,印媒:难得的机会

它背后需要的是极其深厚和全面的工业基础、材料科学、精密制造、电子技术以及系统整合能力。一枚先进的导弹,是成千上万个尖端技术的结晶。比如那个小小的导引头,里面的算法、芯片,推进剂的配方和工艺,都是经过我们科研人员长期攻关才掌握的。印度想通过分析一枚残骸,尤其是可能还是出口型号的残骸,就彻底吃透这些技术,并成功复制到自己的导弹上,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这好比一个学生拿到了一份学霸的作业答案,可能能看懂最后的结果,但中间的解题思路、运用的公式原理,如果基础不牢,是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的,更别说自己独立解出下一道难题了。

印度对PL-15进行分析,还拉上日本参与,印媒:难得的机会

随着中国武器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参与实战的机会增多,我们的国防部门早就预料到残骸可能落入潜在对手手中的风险。因此,在出口武器时,通常会有一些技术上的区分。报道里也提到,这枚落入印度之手的导弹生产序列号显示是十多年前的产品。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解放军自用的型号,很可能已经迭代更新了好几代,技术比这个出口的版本要先进得多。

这就引出了一个更重要的保密思路:动态发展,持续领先。真正的安全,不是指望对手永远拿不到我们的东西,而是确保我们的技术更新速度足够快,快到对手即使拿到了我们上一代的产品,等他们好不容易琢磨出一点门道时,我们的新一代产品已经服役了,形成了新的代差。这样,他们就永远只能在后面追赶,却无法企及。咱们中国军工这些年的发展,恰恰就体现了这种“你追我赶,但我永远领先你一个身位”的自信和能力。

印度对PL-15进行分析,还拉上日本参与,印媒:难得的机会

日本加入分析,当然是想借此窥探中国的军工技术,特别是电子战和导弹算法方面的能力。这更加提醒我们,技术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形势是复杂而长期的。但反过来想,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我们的霹雳-15导弹确实足够先进,已经引起了主要对手的高度重视甚至忌惮。这何尝不是一种“另类的认可”呢?

霹雳-15残骸落入印度之手,这件事本身确实值得警惕,它给我们提了个醒,要持续加强技术保密和防范意识。但是,因此感到恐慌或者去责怪盟友,就大可不必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头鸟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ldsn5.com/14798.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