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娱乐

为了给短剧“改命”,一群长剧人拍了一部短剧

  五一前的最后一天,一部名叫《姜颂》的短剧,热度超过了许多长剧,爬到了灯塔正片播放量第三的位置。

为了给短剧“改命”,一群长剧人拍了一部短剧

  五一前的最后一天,一部名叫《姜颂》的短剧,热度超过了许多长剧,爬到了灯塔正片播放量第三的位置。

  这是《执笔》作者林言年的续作,也是芒果TV“大芒计划”的一次大胆尝试——用全长剧班底拍短剧。上线3天后,《姜颂》也获得了猫眼短剧4月热度月榜冠军。

为了给短剧“改命”,一群长剧人拍了一部短剧

  202411月,娱理工作室曾来到位于横店的片场探班,发现《姜颂》的拍摄场景、流程甚至是氛围,和长剧几乎没有区别。

  一问才得知,大部分主创,都是重磅级长剧团队,男女主角也都是长剧演员。

  剧中的姜颂试图逆天改命,拒绝被穿书人用所谓的现代精神“审判”。剧外,这群长剧人也在拼命地改写,世人为短剧定下的命运。

为了给短剧“改命”,一群长剧人拍了一部短剧

  找到《姜颂》

  《执笔》作者林言年,本职是一位中学英语老师。放暑假时,她就会用空闲时间写剧本。

  “因为爱,有一些表达欲,想到一些情节找不到代餐,就自己动手写。也是和工作换个脑子。”

  作为一个I人,林言年生活中很温柔,也不怎么说话。但她会借由一支笔,把内心的吐槽、愤怒写到小说里,借由一次元的口,讲三次元里不敢讲的话。

  但写剧本,又是另外一回事。

  林言年坦言,写小说很自由,想写什么写什么,但写剧本需要更注重结构、表达和主旨。

  所以,她习惯先把故事写成一部小说,再还原成影视剧本。

  《执笔》播出后,林言年看了很多网友的反馈。她发现,自己好像无意中打到了网友的爽点,比如女性表达,比如男女主的CP关系。

为了给短剧“改命”,一群长剧人拍了一部短剧

  写《姜颂》时,她常常想,怎么样把这些点突出出来。

  彼时,市面上已经有了很多类似的“大女主题材”。但林言年台词的力量感、遣词造句的方式,都是很难被模仿的,比如剧中很有名的两句:

  “如果不是我,你不会是男主角。”

  “因为我选了你,你才是男主角。”

为了给短剧“改命”,一群长剧人拍了一部短剧

  2024年五月一号,林言年和《姜颂》导演余阿可,一起聊出了《姜颂》的故事框架和每一集内容。10月,打磨了大半年的剧本定稿。

  同样,这也是一个含女量极高的团队,导演、编剧几乎全是女性。大家不但对女性困境、女性表达有很多共鸣,生活上还会互相照顾。

  集中剧本会的那段时间,工作间隙大家都会互相投喂一些牛奶、牛肉片。做饭的时候,也会下意识地问对方吃不吃。

  “女性本来就拥有爱人的能力,所以一群女孩在一块就互相爱。”余阿可和林言年说。

为了给短剧“改命”,一群长剧人拍了一部短剧

  塑造《姜颂》

  《执笔》没播之前,导演余阿可就是林言年的“书迷”了。

  2022年,余阿可花了十块钱,在知乎上买了一个向作者提问的机会。她很直白地写:我能加你的微信吗?

  于是,两个人就成了网友。聊到《执笔》影视化时,余阿可才得知,《执笔》的影视化版权已经卖出去了,便和林言年说,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合作。

  2023年林言年和余阿可聊到了一个穿书人和原角色之间的概念,甚至场景都想到了:一场大火,没有烧死女主,却带来了另一个“自己”。大家当即就特别兴奋,聊完当晚,余阿可说她甚至梦到了那场大火里,穿书人和原角色相遇的场景。

  这一句话,便有了《姜颂》。

为了给短剧“改命”,一群长剧人拍了一部短剧

  选女主角的时候,团队选了很久,一直找不到最合适的。最后,制片人推荐了郑湫泓,余阿可让她试了下戏。试完之后,余阿可一下子觉得,这个女演员有一人分饰两角的能力。

  但直到拍摄之前,余阿可都很忐忑,因为她不确定过去演长剧的郑湫泓,能不能适应短剧的演法。

  “节奏很重要。短剧的剧本节奏也很快,语速、表演也比长剧更外放,要演员自己消化暗藏的东西。”

  但当郑湫泓走进片场的那一刻,余阿可就觉得,她就是姜颂。分饰两角的时候,一个眼神,就能让大家看出来她演的是姜颂还是姜娇娇。这让余阿可十分兴奋,还好选了她。

  饰演男主角沈确的邓凯,则在很多长剧中饰演反派,比如《颜心记》中的严碧清,《仙台有树》中的魏纠。虽然演了多个反派角色,但现实中又是个单纯、憨憨的人。

  “他不笑的时候没有表情,会觉得他真的蛮凶的,肯定是一个脾气挺大的人。但只要他跟人熟了,开口说话,就会变成一个逗逼的人。”余阿可说,这和剧中沈确人设的反转,正好相似。

为了给短剧“改命”,一群长剧人拍了一部短剧

为了给短剧“改命”,一群长剧人拍了一部短剧

  成为《姜颂》

  一人分饰两角的郑湫泓,从没演过短剧。

  接到邀请后,她一直在看剧本,看着看着,姜颂强大的内核、精神深深打动了她。她发现,无论外界把她压的多死,姜颂都有一股劲从里面蹿出来。

  所以,她很快回复,想要尝试这个角色。

  “我一直都不排斥中短剧,因为它是往上走的,也很想尝试一下现在大家喜欢的模式。但在《姜颂》之前,我还没看到一个特别打动我的角色,《姜颂》给了我很大信心。”郑湫泓说。

  对她来说,《姜颂》的表演难度和长剧一样,但她要在一个月的拍摄期间,演两个角色,意味着她要花更多的心思,做更多的功课。

  “市面上有很多穿书游戏,穿过去的人一定是主角,但我们这部戏不是,主角是NPC。如果改一个名字,也可以叫《姜颂之NPC觉醒》。”

为了给短剧“改命”,一群长剧人拍了一部短剧

  开拍之前,郑湫泓看了七遍剧本,每天都在剧本上捋人物逻辑线,和导演探讨细节。

  原设定中,姜娇娇并不是一个活泼的人。郑湫泓就和导演探讨,一个从现代来的作者,是不是会活泼一些,和古代的姜颂形成对比。

  《姜颂》过滤掉了很多无效剧情,节奏快、爽点多。但剧本对人物的细节刻画、成长描摹和暗线处理,一点不比长剧少。

  所以,每拍一个场景,郑湫泓都会提前把剧本前后内容看一遍,找表演上的连接和铺垫,通过细节表现出来。即使凌晨收工,她也会一边敷着面膜,一边捋逻辑、背台词,全部准备好才休息,绝不允许自己影响拍摄进度。

为了给短剧“改命”,一群长剧人拍了一部短剧

  虽然拍摄难度不小,但《姜颂》剧组给了她很多温暖。

  剧组里的灯光、摄影、武术导演、梳头、跟焦员,甚至是司机,都是郑湫泓以前在长剧合作过的老搭档,无论是出妆、拍摄还是上下班都很丝滑、欢乐。

  在现场,无论拍到多晚,郑湫泓都会像个精力120分的小太阳,抱着大大的水壶,给工作人员们讲笑话。

  但当导演一喊开机,这个“小太阳”一秒之中,就会变成清冷、坚强的姜颂。

为了给短剧“改命”,一群长剧人拍了一部短剧

  陪伴《姜颂》

  和郑湫泓一样,邓凯也是长剧出身的演员。

  他选择演短剧的原因很简单,“现在很多戏都不好上,只要有一个好的就业机会,就要把握住,没有长剧短剧之分,只要能演上戏就行。演员的演技是磨练出来的,得多实践,如果都在家里躺着,怎么进步?”

  拿到《姜颂》的剧本后,他一口气就看完了,发现了好多从来没遇到过的情节,比如穿书、反套路,有的地方甚至第一次没看懂,要请教导演。

  同时,《姜颂》的剧本节奏也比长剧紧凑了不少,几乎每场戏都是重场戏,得使劲地读,把每场戏吃透。

  “长剧要交代清楚故事逻辑,把每场戏展开铺出来,但是短剧希望观众能猜到这个人下一秒要干嘛,不演出来,直接跳到下一个。单拎出每一场戏,都需要立刻知道角色此时的状态。”邓凯说。

为了给短剧“改命”,一群长剧人拍了一部短剧

  沈确是个外黑内白的角色。邓凯一直觉得,沈确和自己有类似的一面。“虽然沈确杀了很多人,但他有的时候于心不忍,又没有办法,只是立场不同,不得不做这样的事,但他内心很善良。我虽然外表看起来有点凶,也是个爆善良的人。”

  片场里的邓凯,和他的MBTI很像,ENFP,快乐小狗属性拉满,又憨又直。在片场,他是大家的开心果,走到哪里都能带来笑声。

  但在言语间,又能感受到他有一股不服输的心气。

  不是科班出身的他,自己上了很多表演培训班,每部戏播完,他也会反复看,复盘哪里演的不好,哪里有问题。他觉得,演员要想上桌,需要专业能力过关和观众缘,以及一点点运气。但对现在的自己来说,最重要的还是精进演技。

  “踏踏实实把每部戏演好,红不红是别人的事情,把你眼下的事做好就行了。天天想我什么时候红,浪费这个时间,不如多看几部剧,学习一下其他人怎么演。”

  一谈到未来的规划,邓凯又恢复了实诚。

  “要么就演大的项目,尽量往前面的角色演。反派演多了,也想演点正面角色。如果中间有空档了,我就还是会去拍短剧。”

为了给短剧“改命”,一群长剧人拍了一部短剧

为了给短剧“改命”,一群长剧人拍了一部短剧

  完成《姜颂》

  导演余阿可坦言,她喜欢的角色,通常都是把自我放在第一位的人。所以,《姜颂》成了她目前最喜欢的剧本。

  《姜颂》对她来说,有着“打鸡血”似的功效。每次片场有人来探班,都会问余阿可:“你怎么这么有活力?”。

  有时,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是觉得拍的每一场戏,都像是重场戏,能让她精力高度集中,极其兴奋。第一天拍完收工的时候,她还有点意犹未尽。这种亢奋的状态,一直延续到了杀青。

  “现在我觉得好像是因为太喜欢了,特别喜欢,所以剧本一直在我的兴奋点上,不会觉得累。”

  虽然《姜颂》是短剧,但余阿可拍的时候,用的仍然是长剧的技法。无论是人物、场景、逻辑、剧情,都是长剧体量,只不过一集时长会更短,拍摄节奏要更紧张。快、准、狠地拍每个镜头,没有时间犹豫。

为了给短剧“改命”,一群长剧人拍了一部短剧

  幸运的是,《姜颂》在拍摄过程中,很少遇到需要重拍的场景。

  “有一场女主的重场戏,天上会飘玫瑰花瓣。一般来说重场戏,导演不太会打断演员情绪。当时我们先拍的全景,拍到中间,突然有一朵玫瑰花瓣落在了她的右刘海上,当时我就想完了,中近景的时候可怎么接。但真的很神奇,每一次中近景、特写的时候,也总有一个玫瑰花瓣落在她的右刘海上。”

  除了“天时地利”,剧组还有人和。

  因为时间紧张,剧组经常需要拍到大夜。到两三点的时候,工作人员为了给自己打气,就会集体学猴叫。后来便养成了干活干得累,就学猴叫的“良好习惯”。

  全剧组整整拍了30天。杀青的时候,大家又集体“返祖”了一次。

  “真的是30天为这部戏辛苦过,努力过,所以最后杀青的时候,所有人都欢呼,返祖,一块切蛋糕、吃蛋糕,拍合照,我看到他们的状态,就觉得蛮感动的。”余阿可说。

  《姜颂》平台制片人罗盼告诉娱理工作室,《姜颂》的成本已经接近千万,班底都是做过爆款长剧的班底。只不过没有那么多钱置那么多景,没有那么多时间把每个镜头打磨完美,但故事本身并不差。

  他希望能最大程度地保住质感,去树立一个短剧标杆,也为精品短剧拼一个未来。《姜颂》播出后,的确有很多网友在弹幕上发:“这是短剧?”

  他们知道,这样做可能不会赚钱,或许还会亏本。但他们就想做一次尝试,能不能用长剧的制作班底,在短剧市场杀出一条路?

  只要是用心讲的故事,或许无人在意是长是短。

为了给短剧“改命”,一群长剧人拍了一部短剧

为了给短剧“改命”,一群长剧人拍了一部短剧

为了给短剧“改命”,一群长剧人拍了一部短剧

姜颂剧本执笔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火龙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32790.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