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空袭巴基斯坦9处地点,称目标是“恐怖主义设施”)
1、巴铁迅速反击,端掉印军司令部
日前,印度空军展开了一场针对巴基斯坦境内9处目标的猛烈空袭,声称这些目标是“恐怖主义设施”。然而,巴基斯坦迅速作出反应,宣布“出于自卫”击落了5架印度战斗机。紧接着,巴基斯坦用实际行动表达了自己的强硬态度。
巴基斯坦军方立刻针对印度军队的重要地点,发动了一连串的打击行动,他们使用自杀式无人机,向印度查谟机场发起了大规模报复,端掉印军司令部。根据印度军方的说法,侦查报告已确认有16架无人机被击落。显然,这是一场不同以往的报复行动,与之前巴基斯坦相对温和的态度截然不同。
(导弹和发射架对比图,证明被击落的确实是“阵风”战机)
其实,在这次冲突爆发之前,巴基斯坦外交部长就曾经表示,他们已经“锁定”了15架印度空军战机,但当时只是选择性地攻击了其中5架,放过了另外10架。然而,这种所谓的“仁慈”似乎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激化了局势。而今,当巴基斯坦再度被逼至绝境,他们终于不再留有余地,给予印度一次毫无保留的反击。
2、空战大爆发,歼10C立下奇功
而在这次反击行动中,中国武器为巴军立下奇功!
根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巴基斯坦官员信心满满地表示,他们正是使用了中国的歼-10C战机击落了包括法国“阵风”战斗机在内的多架印度战机。
(中国制造的歼-10C战斗机,在此次冲突中大大增强了巴军作战能力)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制造的武器装备在提升巴基斯坦军队作战能力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一次击落“阵风”战机的壮举,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战术成功,更是中国武器在国际舞台上扬眉吐气的真实写照。
有趣的是,在美媒报道中,法国方面也确认了“阵风”战斗机被击落的事实。尽管如此,法国显然觉得有必要对此进行更深入的调查,因为这架战机未免损失得太意外。如果细究坠毁现场的视频和残骸,都描绘出一种不容忽视的可能性,那就是:这场战斗中的技战术优势已经从纸面转化为现实的压倒性力量。
这种力量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歼-10战斗机,从2003年开始就陆续在中国空军中服役,经历了无数次技术革新与实战演练,而歼-10C作为其中的最新改良版本,配备了先进发动机与AESA雷达,可以挂载霹雳-15导弹,这一切都赋予了它强大的战斗力和高效的打击能力。
3、印度的短板,彻底暴露
在这场印巴对峙中,巴基斯坦依托中国先进的电子战系统,取得了巨大的战术优势。大家都知道的是,传统的空中交锋更多依赖于战机性能和飞行员技能,但现代战争中,信息才是战斗力的核心。
(巴军在预警机内观察雷达战情,信息化军队已经成型)
巴基斯坦的策略,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其部署的中国DWL-002型电子战系统,该系统能够有效干扰印度的雷达信号和卫星通信。
有人可能会问,这有什么特别之处?
对于现代空战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技术保障,因为控制天空最重要的关键词已经从”速度和机动性”变成了”信息和感知”。
与此同时,中国的空空导弹技术也让人瞠目结舌。在这场对峙中,巴基斯坦军队的霹雳-15超视距导弹通过精准的制导系统,能够在150公里以外准确击中目标。这意味着,拥有该型号导弹的战机可以在敌人未能察觉的情况下,率先发起攻击,夺得空中决策权。
反观印度,尚未能形成有效的现代化战术联合作战体系,这在某种程度上让他们的电子战能力显得有些捉襟见肘。这场冲突再次证明,在面对信息化军队时,残留着机械时代思维的印度军队显得力不从心。没有一个系统化的综合作战网络,再高档的战机也只是“空中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