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处理器动不动就吹“240帧起跳”,可你真能分清240帧和360帧的区别吗?除了《CS2》职业哥能靠肌肉记忆卡点,咱普通玩家连144帧和240帧的差距都未必能看出来。更别说某些“游戏特化U”,你比如像AMD的7800X3D和9800X3D,他们中有人明明能跑400帧,但显示器最高就240Hz,剩下的帧数全在“空气里摩擦”,这不蠢蠢浪费钱吗?
要我说,与其把预算全砸在CPU上,不如省下点给显示器升个级。毕竟游戏体验是眼睛说了算,不是帧率计数器说了算。由此可见,将显示器更换成技术成熟的2K/4K分辨率OLED屏幕的优先级更高。光CPU强没用,显示器拉胯照样白瞎;光显示器好也没用,CPU带不动照样卡成PPT。站在这个角度看,Arrow Lake架构下的英特尔Ultra 265K和Zen5架构下的AMD锐龙7 9700X顺理成章地“打起来了”,问题来了这个时候咱该站哪边呢?
搭建平台公平开干
英特尔Ultra 265K人送外号“六边形战士”,20核20线程,8P+12E混合架构,多线程干活猛如虎。据说,剪8K视频、跑AI生成都不带喘的;能效比吊打同行,渲染时功耗比9700X低一截,烤机温度直接凉快10℃;自带13TOPS NPU,玩本地AI推理,比如Stable Diffusion出图,比AMD快一大截;核显还能中低特效跑《赛博朋克2077》,直播推流时用QSV编码器,直接解放显卡压力。
接下来出场的是AMD家的锐龙7 9700X,业内素有“性价比小钢炮”的美称,8核16线程,单核性能强,网游帧率稳如老狗,据传《CS2》能飙到240帧;但缺点也明显:没独立NPU,AI算力全靠CPU硬算,功耗和温度控制像“铁板烧”,跑3A大作时风扇声能盖过游戏音效。
为此,我们搭建了以上平台好让它们公平地参引PK,从图片中的配置参数来看,Ultra 265K搭配的是MSI MAG Z890 TOMAHAWK WIFI主板,而9700X则使用华硕ROG STRIX X670E-E GAMING WIFI主板。虽然主板品牌不同,但都是高端型号,应该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持和扩展性。
两者都使用WIN11专业版,版本号相同,确保了软件环境的一致性。都使用Intel 670P 1TB SSD和三星980pro SSD,提供了高速的数据读写能力。都使用ANTEC 1000W电源,且都在性能模式下运行,保证了供电的稳定性和充足性。都使用abee 360水冷散热器,能够在高负载下有效控制CPU温度。两者都使用RTX 4080 Super显卡,驱动版本均为566.36,确保了图形性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总体来看,这个PK平台在很多方面都力求公平性,比如操作系统、存储设备、电源、散热器和显卡等。但在CPU的核心与线程数量、TDP、内存频率与时序以及BIOS参数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会对最终的测试结果产生某些影响,但我们已经最大限度地做到了相对公平。
内容创作性能对比
事实上,Ultra 265K得益于拥有更多物理核心,多核性能非常强大,在绝大部分的内容创作软件中拥有优势,以下测试结果印证了这一说法。
综合上图中各项内容创作性能测试结果分析,Ultra 265K在视频编辑、Blender渲染和Vray渲染等任务中表现出显著优势,而9700X则在Creo、Maya和SolidWorks等专业设计软件测试中略占上风。两款CPU各有千秋,具体选择应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需求来决定。
游戏性能对比
上图为两款CPU在1080P分辨率下运行《Counter-Strike 2》时的表现,9700X在平均帧率、1%低帧率和最高帧率等方面均表现出色,提供了更为流畅和稳定的游戏体验。然而,其功耗较高,对硬件配置有更高的要求。而Ultra 265K虽然在整体性能上略逊一筹,但在最低帧率方面表现更好,且功耗更低,适合对功耗和散热有严格要求的用户。单机游戏方面,两颗处理器的表现旗鼓相当,沉浸式游戏体验并无区别。
我们对Ultra 265K和9700X两款CPU在2K分辨率下多款游戏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从整体来看,9700X在大多数测试游戏中平均帧率(Average)和1%低帧率(1%Low Average)上都优于Ultra 265K,显示出更强的游戏性能。然而,在功耗方面,9700X普遍比Ultra 265K消耗更多的电力。
具体到VALORANT、League of Legends、DOTA2、PUBG、NARAKA等游戏,9700X在平均帧率(Average)和1%低帧率(1%Low Average)上都优于Ultra 265K;Total War Three Kingdoms与Cyberpunk 2077等游戏中,虽然9700X在一些情况下帧率略低于或几乎等同于Ultra 265K,但总体趋势仍然显示其在多数情况下提供了更佳的游戏体验。在Red Dead Redemption 2、Shadow of the Tomb Raider、Far Cry New Dawn以及Assassin’s Creed Valhalla等游戏中,9700X也展现了明显的性能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9700X在性能上占据优势,但其功耗通常比Ultra 265K要高。例如,在VALORANT中,9700X的功耗为88W,而Ultra 265K则为49W。这意味着使用9700X可能会导致更高的电费开支,并且需要更强大的散热解决方案来维持最佳性能。
当前非常火爆的大型3A游戏《黑悟空:神话》实测所得的对比测试数据来看,Ultra 265K和9700X在游戏性能方面表现非常接近。在平均帧率(Average)上,两者都达到了139帧,显示出几乎相同的性能水平。在1%低平均帧率(1%Low Average)方面,Ultra 265K为94.9帧,而9700X为92.6帧,差异不大,表明在极端情况下,两者的稳定性也相当。
在功耗(Power)方面,Ultra 265K的功耗为42W,显著低于9700X的77W,这表明Ultra 265K在能效比上具有明显优势,能够在提供相似性能的同时消耗更少的电力,这对于长时间游戏或对功耗敏感的用户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在高帧率(High)和低帧率(Low)方面,两者的表现也非常接近,分别为163/44帧和161/44帧,进一步证明了它们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一致性。
总体而言,虽然两款处理器在游戏性能上没有显著差异,但Ultra 265K在功耗上的优势使其在能效比方面更具竞争力,适合追求高性能与低功耗平衡的玩家。
从《极限竞速:地平线5》的对比测试数据来看,Ultra 265K和9700X在游戏性能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在平均帧率(Average)上,Ultra 265K达到了252帧,而9700X为251帧,两者非常接近,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能够提供相似的游戏体验。
然而,在1%低平均帧率(1%Low Average)方面,Ultra 265K的表现明显优于9700X,分别为192.3帧和139.6帧。这意味着在极端情况下,如场景复杂度突然增加时,Ultra 265K能够更好地保持流畅的游戏体验,避免出现严重的卡顿现象。
在功耗(Power)方面,Ultra 265K的功耗为61W,而9700X为85W。这表明Ultra 265K在提供高性能的同时,具有更好的能效比,能够在长时间游戏过程中减少电力消耗和发热问题。
在高帧率(High)和低帧率(Low)方面,Ultra 265K同样表现出色,分别达到353.5帧和155.9帧,而9700X则为295.5帧和191.2帧。这进一步证明了Ultra 265K在不同负载下的稳定性和性能优势。
总体而言,虽然两款处理器在平均帧率上表现相近,但Ultra 265K在1%低平均帧率、功耗以及高/低帧率方面的优势使其在实际游戏体验中更具竞争力,适合追求极致流畅性和能效比的玩家。
从《全面战争:三国》的对比测试数据来看,Ultra 265K和9700X在游戏性能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在平均帧率(Average)上,Ultra 265K达到了209帧,而9700X为199.8帧,表明Ultra 265K在整体游戏流畅度上略胜一筹。
在1%低平均帧率(1%Low Average)方面,Ultra 265K的表现更为突出,达到了154.3帧,而9700X仅为131.9帧。这意味着在极端情况下,如场景复杂度突然增加时,Ultra 265K能够更好地保持游戏的流畅性,减少卡顿现象,提供更稳定的游戏体验。
在功耗(Power)方面,Ultra 265K的功耗为60W,显著低于9700X的88W。这表明Ultra 265K在提供高性能的同时,具有更好的能效比,能够在长时间游戏过程中减少电力消耗和发热问题,对于追求节能和静音环境的玩家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优势。
在高帧率(High)和低帧率(Low)方面,虽然9700X在高帧率上略高于Ultra 265K(236帧对232帧),但在低帧率上,Ultra 265K则明显优于9700X(189帧对179帧)。这进一步证明了Ultra 265K在不同负载下的稳定性和性能优势。
总体而言,尽管两款处理器在某些指标上表现接近,但Ultra 265K在平均帧率、1%低平均帧率、功耗以及低帧率方面的优势使其在实际游戏体验中更具竞争力,适合追求高性能和能效比的玩家。
其他方面的考虑
此外,Ultra 265K在内存性能方面表现出色,支持高频内存并可轻松超频至8000MHz以上,各大主板厂商如技嘉、华硕、微星等也提供了专属的内存优化技术,带来更佳的高带宽与低延迟体验。相比之下,9700X超过6000MHz后会出现分频问题,性能提升有限。
平台扩展性方面,Z890主板相较X870E在M.2接口数量、PCIe通道分配及雷电接口等方面更具优势。
在能耗与散热方面,Ultra 265K表现更为出色,游戏功耗和温度平均比9700X低25%-30%。此外,Ultra 265K在内容创作软件中表现出良好的兼容性和运行效率,取消超线程设计也进一步优化了软件调度体验。
如何选择取决于自身需求
现在这年头,处理器和显示器就像“夫妻档”!所以啊,别被厂商的“参数大战”忽悠了,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要生产力就265K,要性价比就9700X,但显示器千万别凑合! 毕竟,游戏是给自己玩的,不是给帧率计数器看的!我们给出了如下建议:
内容创作者/影音党:闭眼选265K,低功耗+强散热+核显编解码,剪8K视频、搞AI生成都不带喘的。ITX小主机都能压得住,剪视频、搞AI、直播一条龙。
纯游戏党:如果你只玩网游(比如《英雄联盟》《CS2》),那9700X完全够用,省下的钱还能加根内存条;但别指望它带4K光追——除非你愿意听风扇“起飞”。但要是想玩3A大作,尤其是想体验HDR+4K+光追的“视觉盛宴”,那265K+4K OLED的组合才是真·沉浸式体验。
纠结党:记住一句话,“帧率超过240,眼睛已喝醉;分辨率上4K,钱包欲流泪”。但凡你预算够,265K+2K/4K OLED的组合,绝对是“性价比”和“体验感”的黄金分割点。
装机推荐
显示器:2K/4K OLED屏显示器。
主板:选择Z890芯片组主板,优先考虑带有雷电接口、Easy DIY快拆等设计的产品。
显卡:可以搭配5080显卡。你比如华硕ROG Strix RTX 5080 16GB、技嘉RTX 5080 Master ICE 16GB都是不错的选择。
内存:搭配48GB内存,现代游戏内存需求越来越大,24GB内存是目前市面上的新主流,2×24内存是不错的选择。
SSD:搭配至少PCIe 4.0的高端SSD,你比如三星990 Pro 2TB PCIe 4.0 NVMe M.2。
其余配件:选择自由,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具体的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