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央视揭秘:歼15T独家绝技
近日,央视记者探访歼15T机库,更多细节披露。谈到歼-15T,首先要提的就是独特的弹射牵引杆。
(山东舰离港)
现代航母除了庞大的体量,还有极其复杂精密的操作系统。舰载机在这种平台上起降,需要面临重重挑战。为此,歼-15T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进。相比歼-15,它增加了弹射牵引杆,这让其可以在甲板上与航母的弹射器完美匹配,通过牵引杆,飞机被拖拽着前行,然后弹射释放一飞冲天。这项设计无异于给舰载机装上了“加速器”。
提到舰载机的着陆,就无法绕开歼15T的独家绝技——尾钩。据悉,尾钩是经过精妙设计的沟槽形状,能在着舰瞬间牢牢抓住甲板上的拦阻索,将飞机从数百公里每小时的高速减至静止。
此外,歼15T搭载的先进科技也令人咋舌。尤其是其配备的新一代国产有源相控阵雷达,甚至超过了目前装备歼-16的同类设备,使得歼-15T在对空、对海、对地的搜索能力上有了极大的提升。这意味着,无论是进行侦察还是进行精确打击作用,歼-15T都可以游刃有余。
这样看来,总设计师那句”作战能力全面提升”绝非虚言。
(央视记者探访歼15T机库)
2.央视镜头中,一处细节引关注
正当军迷们还在为歼-15T的强悍性能啧啧称奇时,央视镜头里一个”穿帮画面”直接引爆全网——沈飞厂房角落里,赫然停着几架”绿皮版”歼-35。有分析称,这款战斗机的露面不仅预示着中国在隐身技术上的突破,更标志着这一尖端机型或将迈入量产阶段。
同FC-31原型机相比,歼-35在许多方面都进行了升级。首先,它的气动布局经过优化,增强了机动性能和隐身效果。而改进后的结构强度,也使得它能够更好地适应航母弹射起降的苛刻要求。此外,全新的航电系统与隐身涂层,进一步提升了其生存能力和战场态势感知能力。
虽然官方屡次强调歼-35A与歼-20的“强强联合”,但歼-35A更像是为中高低配协同作战提供的“多面手”。在对地、对海打击任务中,它能够挂载如鹰击-83K、CM-400等空舰导弹。同时,通过外挂副油箱,航程大大提升,可以进行远程投送作战。
(央视画面中的绿皮歼35引关注)
从以上种种突破来看,歼-35不仅是一款新型战机,它是中国迈向顶尖海空作战力量的重要一步。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随着它的大规模服役,中国的舰载机作战体系必定会发生质的变化,为国家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3.隐身舰载机时代的到来,为中国海军打开新局面
如今,中国海军正在从容迈入一个新的时代——“隐身舰载机时代”。未来三艘航母的完美搭配,再加上以歼-15T和歼-35为核心的新型远海作战体系,将使中国海军的作战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歼-15T与歼-35的崭露头角,标志着中国海军航空兵的战斗力实现了飞跃。两款战机各司其职——歼-15T继续发挥优秀的对空、对海综合作战能力,而歼-35则凭借其隐身性能与多用途特性,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杀手锏”。这不仅提高了解放军在维护海洋主权和国家安全上的威慑力,同时也为未来的海上作战提供了多种战术选择。
未来,歼-15T与歼-35的联合运用,将成为增强战略投送能力的重要砝码。特别是在涉及国际事务和海洋权益的情况下,这套体系能够确保在短时间内迅速作出反应。强大的作战能力和灵活的部署方案,也有助于在国际舞台上争取更多话语权和主动权。
(歼-15T与歼35协同配合,为中国海军打开新局面)
当然,装备的更新还需配以完善的训练与战术研究。虽然现阶段歼-15T与歼-35的出现已经让人充满期待,但只有通过模拟对抗、联合演习等多种方式,才能真正实现“隐身舰载机时代”的完美过渡。
总之,以歼-15T和歼-35为代表的新一代舰载机,不仅丰富了我国海军的战术打法,更为未来长途攻击任务奠定基础,为祖国的海洋事业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