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通讯

原创 雷军的竞争对手黄仁勋、王传福,为何都成了他的朋友圈?

雷军密集“拓展朋友圈”引发行业聚焦。近日,英伟达CEO黄仁勋亲赴小米公司会见雷军让人意外,毕竟已经能自产“玄戒O1”芯片的小米其实已经算英伟达的竞争对手。

雷军密集“拓展朋友圈”引发行业聚焦。

近日,英伟达CEO黄仁勋亲赴小米公司会见雷军让人意外,毕竟已经能自产“玄戒O1”芯片的小米其实已经算英伟达的竞争对手。

原创             雷军的竞争对手黄仁勋、王传福,为何都成了他的朋友圈?

这是黄仁勋在今年1月和4月访问中国后的第三次到访,7月16日于北京举行的媒体会上,黄仁勋更是表示“非常希望购买一辆小米汽车”,公开为雷军站台。在7月14日到访中国当天,黄仁勋与雷军的合影便流出,当日北京气温高达39度,但黄仁勋依然身穿标志性的皮衣和雷军留下两张合影,正是他和雷军的合影,使其最新中国之行被曝光。

黄仁勋在公开场合表示,英伟达在很多方面都与小米有着紧密的合作,并对雷军给予了高度评价。“小米现在是一个很棒的合作伙伴。我认识小米的时候,雷军还很年轻。那时候我也更年轻些,但他确实更年轻。从第一天起,我就看得出来,他将来一定会取得非凡的成功,如今雷军已经打造出一家非常出色的公司。”在黄仁勋看来小米堪称一个奇迹,无论从令人惊叹的智能手机,到性能卓越的汽车,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类产品,它都能制造出来。“很难想象,一家公司能打造出这么多优秀的产品,这一点确实凸显了雷军的特别。”

几乎在同时,王传福也现身北京亦庄的小米汽车工厂,雷军和王传福两位千亿掌门人的双手紧握,雷军亲自为王传福拉开车间大门,身后站着的,是曾执掌吉利研究院的胡峥楠。他曾是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曾参与比亚迪F3的设计开发工作。

展开全文

原创             雷军的竞争对手黄仁勋、王传福,为何都成了他的朋友圈?

黄仁勋和王传福的相继到访,以及黄仁勋对雷军的高度评价和自己想买小米汽车的表态,让小米集团股价当日一度拉升1%,近日股价上涨明显。截至7月21日收盘,小米股价57.750港元,最新市值1.5万亿港元。比亚迪股价迎来一波连涨,截至7月21日收盘,比亚迪股价334.12元,涨1.52%,最新市值1.836万亿元。

近日,海尔集团董事长周云杰也出现在雷军“朋友圈”中,海尔和伊利联名打造了一款海尔雪糕,其目的为了推广海尔的冰箱冰柜产品,没想到小米也为推广小米冰箱发起了一个免费领雪糕的活动预告,和海尔的创意如出一辙,小米、海尔共用一个营销创意也让人意外。周云杰此前表示,我们没有要对打的意思,以示和雷军关系不一般。

黄仁勋、王传福和周云杰本该是小米的竞争对手,现在均加入雷军的朋友圈,引发广泛关注。

十二年后的再重逢

现年61岁的黄仁勋在媒体会上自称是雷军的老朋友此言非虚,2013年小米3手机发布会,当时英伟达的Tegra 4处理器首次搭载于小米手机,黄仁勋亲赴现场站台并自称“米粉”,全程用中文发言拉近与中国消费者的距离。那一年雷军只有44岁,比黄仁勋年轻5岁,那次合作奠定了双方长期信任的基础,黄仁勋公开表示“从认识雷军第一天起就预见其非凡成功”,并盛赞他作为技术专家和企业家的双重能力。

原创             雷军的竞争对手黄仁勋、王传福,为何都成了他的朋友圈?

当年小米尚未上市,营收只有265.8亿元,远没有现在强大,英伟达当年营收42.6亿美元,总市值也只有80亿美元,和现在小米1.5万亿港元以及英伟达4.2万亿美元的市值相比,当时的小米和英伟达都均处于起步阶段,那时候黄仁勋和雷军互相欣赏、积极合作,足以反映出两人的惺惺相惜。当年雷军身家约40亿美元,黄仁勋的身家约4亿美元。第一次会面,雷军的身家是黄仁勋的10倍。

但小米和英伟达的合作一度中断,是因为英伟达的业务重心逐渐转向GPU芯片,不再大举发力手机芯片,小米手机芯片的供应商换成了高通和联发科。只是在小米进军汽车领域之后,自然而然又和英伟达扯上了关系,毕竟智能辅助驾驶早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自然绕不开坐拥算力帝国的英伟达。

2025年双方关系进一步升级,小米智能汽车SU7搭载英伟达DRIVE Thor计算平台(算力达700 TOPS),强化了自动驾驶与AI生态的协同。黄仁勋强调小米跨越手机、汽车的多元产品线是“行业奇迹”,呼应了雷军早年“共同定义行业规则”的愿景。

原创             雷军的竞争对手黄仁勋、王传福,为何都成了他的朋友圈?

黄仁勋此时访问中国以及对小米等中国企业的主动示好,大概率是和自身发展受限有关。2025年一季报显示,英伟达营收440.6亿美元,同比增长69.18%;净利润187.8亿美元,同比增长26.17%。看似不错,但上一年同期两项增幅分别是262.12%和628.39%,与之相比增速暴跌。与之同时暴跌的还有毛利率和净利率,由去年同期的78.35%、57.14%分别跌至60.52%和42.61%。

原创             雷军的竞争对手黄仁勋、王传福,为何都成了他的朋友圈?

受美国出口管制影响,2025年前两季度累计损失135亿美元收入,亟需通过中国市场突破困局。黄仁勋在链博会公开表示中国具备“世界一流的计算机科学能力”,并点名11家中国企业为“全球进步助力”,大有迎合中国市场的意思。

在AI芯片竞争加剧背景下,英伟达依赖小米生态实现中国市场渗透,而小米借力英伟达顶尖算力对冲国产芯片风险,形成“技术供应-场景落地”的共生模式。黄仁勋年内三次访华的行动,进一步佐证了英伟达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以及对小米作为关键伙伴的重视。

时隔12年后两人再度重逢,此时财富差距反转,黄仁勋1440亿美元的身家位居全球富豪榜第九,约为雷军(610亿美元)的2.4倍。

两大车企巨头联手

和英伟达相比,比亚迪和小米的合作更早。比亚迪在功能手机时期即为小米提供代工服务,是小米智能手机的重要代工伙伴,负责部分小米手机的组装、结构件制造(如金属边框、后盖)等业务。例如,小米多款旗舰机型(如小米13系列)的部分产能由比亚迪承接。双方在十几年前就建立了初始合作关系,雷军曾公开强调“十几年来,比亚迪都是小米手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

2013年,雷军旗下的顺为资本曾参与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参与的联合投资(涉及新能源项目),但未直接注资比亚迪主体。雷军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对比亚迪的认可,称王传福为“中国制造业的标杆”。王传福也曾出席小米发布会,双方高层互动频繁。2021年,比亚迪曾为小米春季发布会打造定制版“小米星光”灯光秀,展示双方品牌联动。

从手机领域到汽车领域,比亚迪和小米的合作一直持续。2024年小米SU7发布时,其标准版搭载比亚迪刀片电池,延续手机领域的供应链信任。王传福在2021年已公开表态支持小米汽车业务,提出“不只是支持,更将深入合作”,为后续技术整合铺路。2024年4月北京车展,王传福曾现身小米展台,雷军亲自接待并曾直言希望与比亚迪合作。

汽车媒体人张智勇认为,比亚迪在电池和三电技术方面走在全球前列,而小米则在智能生态和用户运营上更有经验。如果两家公司合作,一个补足硬件方面的短板,一个发挥软件方面的优势,简直就是“天作之合”。“小米依赖比亚迪的制造经验与供应链掌控力,对冲新入局汽车产业的风险。比亚迪可以借小米生态入口(手机/IoT设备)扩大车载系统渗透率,补充软件生态短板。”

两位同时参加民营企业座谈会的千亿富豪的再次握手,或改变整个行业的格局。从王传福踏入小米工厂那一刻,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竞争规则或被改写。从“抢蛋糕”到“做蛋糕”的逻辑跃迁。

小米凭借用户运营将YU7女性车主比例提升至30%。情感连接强大,传统技术派与互联网车企之间一下形成了互补需求,这或许就是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对手,不仅能够相互欣赏还能形成对手互访局面的关键。

面对特斯拉FSD入华倒计时,无论是比亚迪还是小米都感觉到共同的危机感。王传福曾说过未来三年的每场发布会解决一个大问题,雷军则展示了700台机器人的自动化压铸,在国内新能源车企“续航内卷”之际,两家头部车企的合作可以延伸至智驾算法和芯片等深水区,在欧美加速构建“去中国化”供应链的情况下,比亚迪和小米的深度合作,将在车规级芯片、磷酸铁锂电池领域形成战略呼应,核心技术自主化,将成为关乎生死的基础。

两位商业大佬比谁都清楚,合作才能共赢,敌对只能双输,也不利于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拓展。

“海米兄弟”合作无限?

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代表通道”上,雷军标志性微笑与周云杰严肃拘谨的表情形成强烈反差,被网友制成“海总冷如冰箱”“雷军带助理参会”等梗图,相关话题阅读量超28亿次。周云杰朋友圈回应:“把我也逗笑了”,并透露考虑启动个人社交账号探讨合作。

海尔借势玩梗,发起“周总出道”应援活动,官微晒周云杰九宫格照片并喊话雷军,推动“海米兄弟”成为年度热门CP。网友调侃:“雷总带货能力再创新高,连友商老总都能带飞”。当媒体追问“是否与雷军有更多交流”时,周云杰用山东方言脱口而出:“我们有交流的啊!”,其急切语气透露出对合作可能性的积极态度。

雷军的“许愿池人设”(如SU7用户定制)与周云杰“听劝体质”(网友喊话研发懒人洗衣机)结合,双方探索“用户共创”新范式。小米需补齐大家电场景入口,强化“人车家生态”闭环。周云杰和海尔借小米流量突破传统制造品牌形象,探索CEO网红化路径。

目前,海尔与小米就家电互联协议展开长期交流,目标是打破品牌壁垒,实现跨平台设备互通。周云杰明确表示:“海尔和小米一直在研究如何实现智慧家庭互联”,并强调该合作是行业共同方向,不仅限于小米。

有意思的是,两家同样有竞争关系,能形成合作,归根到底还是共赢。小米拥有3.95亿智能终端用户,覆盖个人移动场景。海尔智家累计服务超10亿家庭用户,深耕家居场景,双方合作可打通“个人-家庭”全链路智能体验。同时两家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存在巨大的协同空间,海尔卡奥斯平台(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小米汽车工厂95%的数字化率存在技术共享潜力。双方或共建智能家居设备接口标准,推动小米手机/汽车与海尔冰箱、洗衣机等设备深度联动。

雷军和周云杰二人关系呈现“公开互动热络,私下低调务实”特征。小米生态链+海尔智家场景的业务互补性与公众情绪推动的“CP效应”,正催化从偶然同框转向深度生态协作。

黄仁勋身着唐装表示“想购买一辆小米”的购车宣言,预示着市值高达4.2万亿美元的科技巨头英伟达开始为小米背书,这比任何广告都更有效果,也彻底撕掉了中国汽车的“低价标签”,世界正在重新审视东方制造。

回望黄仁勋、雷军、王传福和周云杰几位大佬走过的路,都是用时30年左右创立庞大的商业帝国,而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始于竞争、重视合作。可见合作共赢已经成为中国走向全球的不二法宝。

该文为BT财经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复制、传播或改编该文章,如构成侵权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

作 者 | 梦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大火龙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48689.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